“三新”破局!内科院甜菜精准农业 “智”造内蒙古成果转化新模式
Date:2025-09-08 16:57:39Hits:0
“以制度创新为基、模式创新为翼、党建引领业务创新为核。”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在甜菜精准农业领域率先构建起“三新”推进机制,系统性推动科研攻关、团队孵化与产业落地,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
“甜菜产业要突围,必须打破传统农业的‘经验主义’!精准农业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的会议室里,精准农业团队带头人、生物所副所长邵科博士语气坚定。
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精准农业团队历时多年打造的精准农业服务体系,根据甜菜种植的五个关键节点,为糖厂与规模种植企业定制“智慧农业+高产高糖”精准模式,实现全程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该体系依托自研信息系统与配套的十余项国际前沿关键技术,针对旱作、盐碱地等不同条件,通过大数据构建作物生长模型,量化生产指标,形成可推广的系统方案。甜菜精准农业已在内蒙古建立多个规模化示范基地,显著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与成果转化效率,探索出区域数字农业创新与转化新路径。
在近日召开的“内蒙古地区不同种植背景条件下甜菜精准农业服务体系应用与产业化”项目启动及阶段进展汇报会上,来自模型构建、农业技术、产业推广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展开深入交流,观点碰撞不断。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表型三维仿真首席专家马韫韬教授指出,“如何构建我国首个多因素驱动的甜菜数字孪生模型和如何通过平台化的智能决策技术真正落地、赋能自治区甜菜产业”是本次项目需要解决的核心焦点——一场关乎内蒙古甜菜产业智慧化发展未来的“头脑风暴”正推向高潮……
该项目是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通过多轮专家评审遴选出的首个自育团队产业创新项目,其推进过程全面体现“三新”架构的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以制度创新为基——内科院突破传统科研经费使用方式,以“以拨代投”模式,3年内拨付500万元,支持团队开展技术迭代与系统升级,赋予团队更大自主权和责任主体地位;以模式创新为翼——团队通过成立公司实现市场化运作,3年自筹1000万元,与内科院共同推进成果转化,并自行承担转化风险,转化收益的20%归我院所有,极大激发团队创新活力;以党建引领业务创新为核——生物所党支部作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积极响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号召,设立“党员先锋岗”与“技术示范田”,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走出“双融双促”新路径。
2024年11月,在内科院产业化项目的支持下,团队正式成立了内蒙古绥糖科技有限公司。在自2019年开始积累的基础上,2025年,公司在呼伦贝尔地区成功开展甜菜大规模种植应用示范,面积达17,000余亩,并为50,000余亩农田提供技术支撑。示范成效显著,获得了当地制糖企业及农垦集团的高度认可。项目运行首年,成果转化产值预计可达到2000万元。
“团队自筹1000万+内科院支撑500万,这样的一个团队自我进行成果转化的案例,在全区尚未出现报道,我们一定要把项目实施好,走出一条以生物技术为主线,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模式的新路子来,为助力‘五大任务’和‘科技突围’工程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生物所所长王瑞利说。